|
白鹽山(白鹽崖高千馀丈,在州城東十七里) / 作者:杜甫 |
卓立群峰外,蟠根積水邊。
他皆任厚地,爾獨近高天。
白榜千家邑,清秋萬估船。
詞人取佳句,刻畫竟誰傳。
|
|
白鹽山(白鹽崖高千馀丈,在州城東十七里)解釋:
白鹽山(白鹽崖高千馀丈,在州城東十七里)
卓立群峰外,蟠根積水邊。
他皆任厚地,爾獨近高天。
白榜千家邑,清秋萬估船。
詞人取佳句,刻畫竟誰傳。
譯文:
高聳在眾山之外,山根環繞水邊。
其他山只高不勝任,唯有白鹽山接近天。
千家邑上榜成名,萬估船行秋風翻。
詩人挑選佳句繪畫,終將傳世誰為先。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座高聳的山巒,它矗立在其他山之外,根部環繞著積水。與其他山相比,白鹽山更加接近天空,突出了其高聳的地位。這座山坐落在千家城市上榜,萬估船在秋天的風中往返穿梭。詩人在此取材,用他獨特的詩意繪畫,希望他的作品能夠流傳下去。
賞析:
杜甫以他獨特的筆觸,描繪了白鹽山的壯麗景象和獨特地位。通過對比其他山的拔地而起和白鹽山的高聳入云,展示了白鹽山的獨特之處。他同時提到白鹽山所處的位置,成為千家城市上榜的象征,萬估船在秋天的清風中穿梭往返。最后,詩人自謙地表示,他選取佳句,刻畫山的形象,但并不知道這樣的作品最終將使誰流傳下去,暗示了文人的無奈和敬畏之情。整首詩通過深入淺出的描寫,展示了山的壯麗和詩人的思考,既有景物描寫,又有人文意味,給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