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白帝城(公孫述僭位于此,自稱白帝) / 作者:杜甫 |
城峻隨天壁,樓高更女墻。
江流思夏后,風至憶襄王。
老去聞悲角,人扶報夕陽。
公孫初恃險,躍馬意何長。
|
|
上白帝城(公孫述僭位于此,自稱白帝)解釋:
上白帝城(公孫述僭位于此,自稱白帝)
天險城峻,仿佛與天壁融為一體。
城樓之高,連綿起伏如女墻。
江水奔流,令人思念夏后時代的繁榮盛世。
風兒吹來,引起對襄王的懷念之情。
年老時,我聽到了悲壯的號角聲,
有人扶持著我,向我報告夕陽的降臨。
公孫初初地依賴于這座險城,
但他快馬加鞭,遠離此地的心意又是何等長久。
【譯文】
上白帝城(公孫述僭位于此,自稱白帝)
城峻隨天壁,樓高更女墻。
江流思夏后,風至憶襄王。
老去聞悲角,人扶報夕陽。
公孫初恃險,躍馬意何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在白帝城的景象,以及他對歷史和政治的思考。
杜甫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白帝城的地勢。他描述了城峻便如與天壁融為一體,樓高連綿如女墻的景象。這些形容詞使讀者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壯麗和雄偉,以及它作為政治和軍事要塞的重要性。
接著,詩人描繪了江流奔流和風吹來的情景。江水流動不息,引起了他對夏朝繁榮時代的懷念。風兒吹來,又喚起了他對歷史上的一位偉人襄王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江水和風的描寫,詩人傳達了對歷史和過去輝煌時代的思考和感慨。
在詩的后半部分,杜甫描寫了自己老去時所聽到的悲壯的號角聲,以及有人扶持他,告訴他夕陽已經西下。這種描述展示了作者對時間的流逝和自己容顏的衰老的感受。這也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無常和對自然力量不可抗拒的感慨。
最后兩句“公孫初恃險,躍馬意何長。”表達了作者對公孫述(公孫玩自稱白帝)的思考。公孫述通過占據白帝城而自封為白帝,利用地勢險要來掌權。然而,詩人認為這樣的做法乃是短暫的,不能長久。公孫玩迅速離開白帝城,馬蹄聲如同他的統治般短暫。
整首詩以描繪景色、歷史和寓意相結合的手法,通過對具體景物和人物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權力的思考。這是一首充滿思索和哲理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