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弟占歸草堂檢校聊示此詩 / 作者:杜甫 |
久客應吾道,相隨獨爾來。
孰知江路近,頻為草堂回。
鵝鴨宜長數,柴荊莫浪開。
東林竹影薄,臘月更須栽。
|
|
舍弟占歸草堂檢校聊示此詩解釋:
舍弟占歸草堂檢校聊示此詩
久客應吾道,相隨獨爾來。
孰知江路近,頻為草堂回。
鵝鴨宜長數,柴荊莫浪開。
東林竹影薄,臘月更須栽。
詩詞的中文譯文:
別庭弟弟占據了歸去草堂,
贈給我的檢校聊以示意,寫下這首詩。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杜甫對舍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對草堂的感慨。詩人和弟弟本是親密無間的,相隨共度了許久的光陰,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種相伴相隨的習慣。然而,杜甫不禁感嘆江路距離草堂居所實在太近了,經常會不經意地回到了草堂。在這樣的環境下,杜甫希望他的弟弟能夠蓬勃發展,生活得更加富足,但是他也告誡弟弟不要過于懶散,應該多種些鵝和鴨,這樣才能保證飯食和生活的穩定。同時,他認為不宜過多種植柴荊,因為它們太過瘋長,會占據太多的空間,而田間草木應該適度栽種。最后,他提到了東林竹影在臘月時分會變得更加淡薄,意味著還需要種植更多的竹子來保持可觀的景致。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出了杜甫對舍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對舍弟日常生活的關心和期望。詩人通過描繪自己與弟弟的親密關系,表達了對弟弟長期以來陪伴自己的感激和依賴。詩中對江路近、頻為草堂回的描述讓人感受到了杜甫思念舍弟的深情。詩中也體現了杜甫對弟弟生活的關心和期望,希望他能夠過上富足美好的生活,但又不忘告誡他要勤勉努力,不要過于懶散。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杜甫對舍弟的深情厚意,情感真摯自然,有一種親切感和溫暖感。同時,詩中也點出了生活的瑣碎和煩惱,通過一些生活細節的描寫展現出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洞察力。整首詩意境清雅,情感真摯,讓人讀后頗有共鳴和回味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