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李梓州、王閬州、蘇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義寺 / 作者:杜甫 |
春日無人境,虛空不住天。
鶯花隨世界,樓閣寄山巔。
遲暮身何得,登臨意惘然。
誰能解金印,瀟灑共安禪。
|
|
陪李梓州、王閬州、蘇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義寺解釋:
《陪李梓州、王閬州、蘇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義寺》是杜甫創作的一首唐代詩詞。以下是我的分析:
中文譯文:
陪伴李梓州、王閬州、蘇遂州和李果州四位使君登上惠義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杜甫與三位官員一同登上惠義寺的情景,其中包含了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賞析:
本詩通過描繪春日寂靜美麗的景色,展示了自然的壯麗和宏偉。首先,詩中提到的“春日無人境,虛空不住天”意味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也顯示了大自然的無限魅力和遼闊。
接著,詩人以“鶯花隨世界,樓閣寄山巔”來描繪了詩中所居的境地。梨花在春日里綻放,花朵隨著四季的更替而繼續生長。樓閣寄托在山巔之上,既有高度又有廣度,使人對大自然的壯麗感到敬畏。
然而,詩人在描繪完美景色之后,轉向了自己的境遇。他將自己描述為“遲暮身”,感到時間的流逝和年齡的增長。同時,他登上山頂卻不知所瞻,內心感到意志消沉和茫然。
最后兩句“誰能解金印,瀟灑共安禪”則表達了詩人渴望解脫塵世的意愿。金印象征權力,詩人想要解開束縛自己的權力之印,追求瀟灑而自由的生活。“共安禪”則是希望能夠與周圍的人共同修行,獲得內心的寧靜。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內心感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對于人生意義和解脫的思考。同時,也體現了杜甫對大自然壯麗景色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