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原注故陳拾遺射洪人也篇末有云) / 作者:杜甫 |
籍甚黃丞相,能名自潁川。
近看除刺史,還喜得吾賢。
五馬何時到,雙魚會早傳。
老思筇竹杖,冬要錦衾眠。
不作臨岐恨,惟聽舉最先。
火云揮汗日,山驛醒心泉。
遇害陳公殞,于今蜀道憐。
君行射洪縣,為我一潸然。
|
|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原注故陳拾遺射洪人也篇末有云)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原注故陳拾遺射洪人也篇末有云)
黃丞相籍甚多才名,自潁川而來。近來除了刺史,還喜歡得到我這位賢士。五馬何時到達,雙魚早已傳達。我老了,思念著竹杖,冬天需要錦衾來眠。不要為離別而傷感,只聽取你的舉薦最先。火云揮灑汗水的日子,山驛醒來心中的泉水。陳公遇害的事情,至今仍然讓人憐憫。你去射洪縣,讓我感到悲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送別李使君去梓州任職的作品。詩中表達了杜甫對李使君的贊賞和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杜甫稱贊李使君多才多藝,自潁川而來,近來除了擔任刺史之外,還喜歡得到杜甫這位賢士的賞識。接著,杜甫表達了對李使君早日到達梓州的期盼,希望他的消息能夠早日傳來。然后,杜甫表達了自己年老的心情,思念著竹杖和冬天需要的錦衾。他告訴李使君不要為離別而傷感,只要聽取他的舉薦就好。接下來,杜甫描繪了火云揮灑汗水的日子和山驛醒來的泉水,暗示著李使君在梓州的辛勤工作。最后,杜甫提到了陳公遇害的事情,表達了對李使君去射洪縣的擔憂和悲傷之情。
整首詩以送別為主題,表達了杜甫對李使君的贊賞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杜甫對時局的關注和對朋友的關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描寫手法,使詩情更加深沉和感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