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中丞枉駕見過 / 作者:杜甫 |
元戎小隊出郊坰,問柳尋花到野亭。
川合東西瞻使節,地分南北任流萍。
扁舟不獨如張翰,白帽還應似管寧。
寂寞江天云霧里,何人道有少微星。
|
|
嚴中丞枉駕見過解釋:
《嚴中丞枉駕見過》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詩人描繪了自己在江天云霧中的孤寂景象,表達了對時局的憂慮和對自身境遇的無奈。
詩中,嚴中丞是指嚴郢,唐代宰相,枉駕是指他乘坐馬車出行。詩人與嚴郢在郊外相遇,詩人問嚴郢是否在柳樹下尋找花朵,嚴郢卻告訴詩人他是出使的使節,東西川合,南北地分,任由漂流的水草。詩人通過對嚴郢的描寫,表現了自己的孤獨和無助。
詩人在詩中提到了張翰和管寧。張翰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他曾經乘船游覽,而詩人在這里把自己的船與張翰相比,說明自己的境遇更加凄涼。管寧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他以清廉自守而聞名,詩人將自己的白帽與管寧相比,暗示自己雖然也有清廉之心,但卻無法得到應有的回報。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描述了江天云霧的景象,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迷茫。他提問,云霧中是否有一顆微小的星星,暗示自己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中是否還有一絲希望。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對嚴郢、張翰、管寧的比較,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自身境遇的無奈。詩人在這種孤獨和迷茫中,希望能夠尋找到一絲微小的希望。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了杜甫深沉的情感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