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韋二明府續(xù)處覓綿竹 / 作者:杜甫 |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
|
從韋二明府續(xù)處覓綿竹解釋:
《從韋二明府續(xù)處覓綿竹》是杜甫在唐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該詩的主題是描繪了詩人在韋二明府處發(fā)現(xiàn)了綿竹的景色,并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感慨。
譯文:
在華軒藹藹的地方他年來,綿竹亭亭地生長在縣城的高處。江水上游住所前沒有這樣的美景,幸運地享受到蒼翠的竹林拂過波濤。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韋二明府處的美景,表現(xiàn)了對竹林扎根在縣城高處的贊美之情。詩人以華軒藹藹和綿竹亭亭來形容韋明府的住處,這些形容詞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同時,詩人提到他是在韋明府之前從未見過如此的美景,這也表達了詩人對這個地方的欣賞和喜愛之情。詩中的綿竹植物也象征著生命的頑強和繁衍,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啟示。整首詩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自然風景,展現(xiàn)了杜甫細膩入微的觀察力和對自然界的贊美之情。
通過賞析這首詩,可以感受到杜甫對自然美景的敏銳觀察和對生活的熱愛,他以自然之美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這首詩展示了杜甫對自然界的深入感悟,并反映了他對美的追求和向往。同時,詩中的綿竹也可以視為杜甫對生命的贊美和對堅韌不拔精神的贊揚。這首詩給人一種寧靜、優(yōu)美和舒適的感覺,讓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