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成二首 / 作者:杜甫 |
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渚蒲隨地有,村徑逐門成。
只作披衣慣,常從漉酒生。
眼前無俗物,多病也身輕。
江皋已仲春,花下復清晨。
仰面貪看鳥,回頭錯應人。
讀書難字過,對酒滿壺頻。
近識峨眉老,知予懶是真。
|
|
漫成二首解釋:
《漫成二首》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兩首詩,描寫了詩人在野外游歷時的心境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漫成二首》
野日荒荒白,
春流泯泯清。
渚蒲隨地有,
村徑逐門成。
只作披衣慣,
常從漉酒生。
眼前無俗物,
多病也身輕。
江皋已仲春,
花下復清晨。
仰面貪看鳥,
回頭錯應人。
讀書難字過,
對酒滿壺頻。
近識峨眉老,
知予懶是真。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杜甫在野外流連時的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第一首詩以野日和春流來形容景色,日光照耀下的大地一片荒蕪,而春水則清澈晶瑩。詩人觀察到渚蒲和村徑林立,暗示了大自然的生機盎然和人們的生活繁忙。詩人表示自己常年披衣徜徉于自然之中,從中品味漉酒的美妙,眼前沒有凡俗之物,即使生病也感覺身輕如燕。
第二首詩詞將時間設置在已經進入春季的江邊,早晨花下的景色仍然清新。詩人仰望天空,貪婪地觀賞鳥兒飛翔的美景,卻在回頭時發現伴隨在旁邊的人已經離去。詩人抱怨自己閱讀書籍時常常因為字句難懂而放過,而對酒卻頻繁地滿壺。他近來結交了一位峨眉老者,認識他之后才意識到自己其實很懶散。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詩人的心境,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杜甫以生活瑣碎的細節和感受激發讀者的共鳴,表現了對自然和知識的向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清新、舒適的感覺,是杜甫典型的山水田園詩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