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登四安寺鐘樓寄裴十(迪) / 作者:杜甫 |
暮倚高樓對雪峰,僧來不語自鳴鐘。
孤城返照紅將斂,近市浮煙翠且重。
多病獨愁常闃寂,故人相見未從容。
知君苦思緣詩瘦,大向交游萬事慵。
|
|
暮登四安寺鐘樓寄裴十(迪)解釋:
詩詞《暮登四安寺鐘樓寄裴迪》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作品。詩人借暮色、高樓、雪峰和寺廟鐘聲這些景物描繪了自己的憂愁和孤獨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傍晚倚在高樓上,望著雪峰,
僧人來了,默不作聲,只有鐘聲自鳴。
孤城的背影染上了夕陽的紅色,
近處市場上飄蕩著濃煙,景色重疊。
多病的我獨自憂愁,時常感到寂寞,
故友見面時也未能盡情交談。
知道你也因為思念而消瘦,
日常交游和萬事之中,我都變得懶散。
詩詞主要表達了詩人杜甫的孤獨寂寞之情。他倚在高樓上,眺望著雪峰,心中思緒萬千。寺廟里的僧人來了,敲起了寺廟的鐘聲,而他們默默無言,寂靜自持。這景象將詩人的孤獨和內心的不安思緒畫面地展現出來。詩人的目光投向孤獨的城市,背面染上了夕陽的紅色,讓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哀愁和凄涼。
寺廟附近的市場上,煙霧彌漫,給人一種濃濃的繁忙感,與暮色紅霞形成鮮明對比。詩人身患多病,生活孤獨,常常感到寂寞。即便是與故友相見,也未能暢所欲言。詩人深知裴迪也因為思念與憂愁而消瘦,仿佛都變得懶散起來,不愿去應對世事。詩詞以平淡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痛苦之情,展示了杜甫對人情世故和交往的困惑與疲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