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樓 / 作者:杜甫 |
萬里流沙道,西征過北門。
但添新戰骨,不返舊征魂。
樓角臨風迥,城陰帶水昏。
傳聲看驛使,送節向河源。
|
|
東樓解釋:
《東樓》
萬里流沙道,
西征過北門。
但添新戰骨,
不返舊征魂。
樓角臨風迥,
城陰帶水昏。
傳聲看驛使,
送節向河源。
譯文:
漫天黃沙的道路上,
西征過北門。
只留下新的戰友,
舊時的征魂不再歸來。
樓角高聳遠眺,
城陰濕漉漉的夜色昏暗。
傳聲觀賞驛使,
向河源送出節令。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所見所聞的西征場景,通過描寫戰士們經歷了艱苦的萬里流沙道,穿越北門進入西方的征程。然而,在這過程中,許多戰士不幸陣亡,只有新英雄補充到隊伍中,舊時英勇的征魂再也無法歸來。整首詩既表達了對戰友們的深切思念,也暗示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
賞析:
杜甫以樸實的語言,深情地描繪了西征的場景和戰爭的殘酷,表達了他對那些犧牲的戰士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將新鮮的戰骨和舊時的征魂進行對比,突顯了戰爭的變遷和人世間的無常。樓角臨風,城陰帶水的描寫,更增添了詩情畫意。最后,作者以送節向河源的場景,表達了自己的對國家和民眾的祝福和期望。整首詩既展現了杜甫的愛國情懷,也表達了對戰爭的深切憂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