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相國制文) / 作者:杜甫 |
冠冕通南極,文章落上臺。
詔從三殿去,碑到百蠻開。
野館濃花發,春帆細雨來。
不知滄海上,天遣幾時回。
|
|
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相國制文)解釋:
中文譯文: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相國制文)
冠冕通向南極,文章落在上臺。
詔命從三殿離去,碑文傳到百蠻之地。
野館里花朵盛開,春帆上細雨飄來。
不知道在滄海之上,天使何時歸還。
詩意:這首詩是杜甫為了送行翰林學士張述司馬參加南海勒碑的儀式而寫的。南海是當時的邊陲之地,意味著張述司馬要去遙遠的地方任職。在這首詩中,杜甫描繪了張述司馬帶著冠冕的身份向南去的場景以及他的文章被傳到遠方的情景。他用花開和雨來描繪春天的情景,表達了對張述司馬未來的祝福。最后,他表示不知道張述司馬何時能夠回來,象征著未來的歸還是未知的。
賞析:這首詩詞以唐代的邊塞和南海為背景,表達了對友人遠行的送別之情。作者抒發對張述司馬的祝福和留戀之情,并探討了時間和歸還的不確定性。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交織,使得詩詞充滿了美感和情感。整首詩詞通過對時間、歸還和離別的思考,使得讀者對人生的變遷和命運的無常產生了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