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張二十參軍赴蜀州,因呈楊五侍御 / 作者:杜甫 |
好去張公子,通家別恨添。
兩行秦樹直,萬點蜀山尖。
御史新驄馬,參軍舊紫髯。
皇華吾善處,于汝定無嫌。
|
|
送張二十參軍赴蜀州,因呈楊五侍御解釋:
《送張二十參軍赴蜀州,因呈楊五侍御》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述了杜甫送別張二十參軍赴蜀州的情景,并將詩呈給了楊五侍御。
詩中的“張公子”指的是張九齡,他是杜甫的朋友,也是一位才華出眾的年輕人。杜甫在詩中表達了對張九齡的祝福和別恨。
詩中提到的“秦樹”和“蜀山”分別代表了兩地的景色。秦樹是指秦嶺上的樹木,象征著張九齡離開的地方。蜀山則是指蜀地的山峰,象征著張九齡即將到達的地方。通過對秦樹和蜀山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張九齡離開故鄉、踏上新征程的情感。
詩中還提到了“御史新驄馬”和“參軍舊紫髯”。御史是官職,驄馬是一種駿馬,參軍則是指張九齡參加軍隊。紫髯則是指張九齡的胡須。通過這些描寫,詩人展現了張九齡的形象和他的新身份。
最后,詩人向楊五侍御呈上了這首詩。楊五侍御是杜甫的朋友,他是一位高官,詩人將這首詩呈給他,表達了對他的敬意和友情。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張九齡的送別和祝福之情,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朋友們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景色和人物的描寫,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整首詩充滿了深情和離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