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韋左丞丈(濟·天寶七年以韋濟為河南尹遷尚書左丞) / 作者:杜甫 |
左轄頻虛位,今年得舊儒。
相門韋氏在,經術漢臣須。
時議歸前烈,天倫恨莫俱。
鴒原荒宿草,鳳沼接亨衢。
有客雖安命,衰容豈壯夫。
家人憂幾杖,甲子混泥途。
不謂矜馀力,還來謁大巫。
歲寒仍顧遇,日暮且踟躕。
老驥思千里,饑鷹待一呼。
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蕪。
|
|
贈韋左丞丈(濟·天寶七年以韋濟為河南尹遷尚書左丞)解釋:
贈韋左丞丈(濟·天寶七年以韋濟為河南尹遷尚書左丞)
左轄頻虛位,今年得舊儒。
相門韋氏在,經術漢臣須。
時議歸前烈,天倫恨莫俱。
鴒原荒宿草,鳳沼接亨衢。
有客雖安命,衰容豈壯夫。
家人憂幾杖,甲子混泥途。
不謂矜馀力,還來謁大巫。
歲寒仍顧遇,日暮且踟躕。
老驥思千里,饑鷹待一呼。
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蕪。
中文譯文:
贈送給韋左丞丈(濟·天寶七年以韋濟為河南尹遷尚書左丞)
左轄職位頻繁空缺,今年得到了舊時的儒者。
相門中的韋氏依然存在,經術的漢臣仍然需要。
時下議論歸向前人的烈士,天倫之間的恨意無法共同。
鴒原上的草荒蕪,鳳沼接通街道。
有客人雖然安排了職位,但衰老的容顏怎能是壯士。
家人們擔憂著幾根拐杖,甲子年間混沌的道路。
不以為自己還有余力,還前來拜訪大巫。
歲寒依然顧及著遭遇,日暮時還在猶豫徘徊。
老驥馬思念千里之遙,饑鷹等待著一聲呼喚。
君能微微感激,也足以慰藤蔓叢生的荒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寫給韋濟的贈詩。韋濟是杜甫的朋友,他在天寶七年被任命為河南尹,后來又被遷為尚書左丞。詩中表達了杜甫對韋濟的贊賞和祝福。
詩的開頭,杜甫提到韋濟曾多次擔任空缺的職位,今年終于得到了舊時的儒者。這說明韋濟是一位有才華的官員,值得信任和重用。
接著,杜甫提到韋濟來自相門韋氏,是一位精通經術的漢臣,這樣的人才是當時朝廷所需要的。他還提到時下議論歸向前人的烈士,說明韋濟在政治上受到了一些爭議和壓力,但他仍然堅守自己的信念。
詩的后半部分,杜甫描繪了鴒原上的草荒蕪和鳳沼接通街道的景象,暗示著社會的動蕩和混亂。他說韋濟雖然有安排的職位,但衰老的容顏不再是年輕壯士的模樣,家人們也擔憂他的健康。
最后,杜甫以老驥馬思念千里之遙和饑鷹等待一聲呼喚來比喻韋濟的期待和渴望。他希望韋濟能微微感激,這樣也足以慰藤蔓叢生的荒蕪,即希望韋濟能夠保持樂觀和堅持自己的信念。
整首詩以贈詩的形式表達了杜甫對韋濟的贊賞和祝福,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政治的壓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展現了杜甫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思考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