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呼殺賢良,不叱白刃散”是出自《杜甫》創作的“舟中苦熱遣懷,奉呈陽中丞通簡臺省諸公”,總共“24”句,當前“嗚呼殺賢良,不叱白刃散”是出自第4句。
“嗚呼殺賢良,不叱白刃散”解釋: 原句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一首詩《遣興五首·其三》。翻譯成現代漢語: 哎呀!殺害賢良之人,不需要大聲呵斥,只需白刃一揮,那些人就會四散奔逃。 創作背景與感想: 這首詩是杜甫在安史之亂后的作品之一。當時社會動蕩,官員賢良可能成為被權貴迫害的對象。杜甫以深切的同情和對黑暗政治的強烈控訴來書寫這一場景。 評價: 這句話展現了杜甫詩歌中深沉的社會批判精神以及對人民疾苦的深情關懷。通過“殺賢良”這個極端的情境,作者不僅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不公,也表達了詩人對于公正和平等社會理想的執著追求。
查看完整“嗚呼殺賢良,不叱白刃散”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嗚呼殺賢良,不叱白刃散 的上一句
下一句:嗚呼殺賢良,不叱白刃散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