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行夜宿龍吼灘,臨眺思峨眉隱者,兼寄幕中 / 作者:岑參 |
官舍臨江口,灘聲入慣聞。
水煙晴吐月,山火夜燒云。
且欲尋方士,無心戀使君。
異鄉(xiāng)何可住,況復久離群。
|
|
江行夜宿龍吼灘,臨眺思峨眉隱者,兼寄幕中解釋: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岑參創(chuàng)作的,題為《江行夜宿龍吼灘,臨眺思峨眉隱者,兼寄幕中》。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行夜宿龍吼灘,臨眺思峨眉隱者,兼寄幕中》
官舍臨江口,灘聲入慣聞。
水煙晴吐月,山火夜燒云。
且欲尋方士,無心戀使君。
異鄉(xiāng)何可住,況復久離群。
中文譯文:
夜晚停船在龍吼灘畔,
眺望思念著峨眉山隱者,
同時寄托給遠在宮廷的親友。
官舍坐落在江口,
灘聲已成為習以為常的聽覺。
水霧在晴朗的夜晚散發(fā)月光,
山上的篝火燃燒云霞。
我想尋找那些修道求仙的方士,
并不再心有所系于世俗的使君。
在陌生的異鄉(xiāng),又怎能長久停留呢?
何況我已長時間離群索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夜晚在江邊停留的情景,并表達了他的思念之情和對宮廷生活的無趣之感。
詩人所處的位置是官舍,它靠近江口,因此他經(jīng)常聽到灘水的聲音,這已經(jīng)成為了他習以為常的聲音。夜晚的水汽在晴朗的天空下散發(fā)出月光,而山上的篝火則燃燒著一片云霞。這些景象與詩人所在的官舍和宮廷的環(huán)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詩人表達了對隱居山林的修道者的向往,他想要尋找這些追求仙道的方士,以尋求一種超脫塵世的生活。與此同時,他對宮廷生活和世俗的使君已經(jīng)沒有留戀之情,心思不再牽掛于此。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異鄉(xiāng)生活的不適,他認為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無法長久停留,尤其是他已經(jīng)久居離群索居的生活,更加不愿意再與人群為伍。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寧靜的夜晚景色,表達了詩人對隱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并對世俗的宮廷生活產(chǎn)生了厭倦之情。它展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和對自由自在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對自然和超脫世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