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許拾遺恩歸江寧拜親 / 作者:岑參 |
詔書下青瑣,駟馬還吳洲。
束帛仍賜衣,恩波漲滄流。
微祿將及親,向家非遠游。
看君五斗米,不謝萬戶侯。
適出西掖垣,如到南徐州。
歸心望海日,鄉夢登江樓。
大江盤金陵,諸山橫石頭。
楓樹隱茅屋,橘林系漁舟。
種藥疏故畦,釣魚垂舊鉤。
對月京口夕,觀濤海門秋。
天子憐諫官,論事不可休。
早來丹墀下,高駕無淹留。
|
|
送許拾遺恩歸江寧拜親解釋:
《送許拾遺恩歸江寧拜親》是一首唐代岑參創作的詩詞。這首詩描述了詔書下達,許拾遺駕馬回到吳洲。他帶回了束帛和賜予的新衣,恩波漲溢,迎接他的是向家而又不遠的游子。他將成為官職微薄但是能接近皇帝的人,盡管擦肩而過的可能是萬戶侯。
然后詩人寫道他在西掖垣出發,很像是來到了南徐州。歸心望海,像是回到家,鄉夢登江樓。大江盤旋在金陵,峻拔的山脈橫亙在石頭上。楓樹遮蓋茅屋,橘林系在漁舟上。在故土上種藥,整理床前的田地,垂下舊時釣魚的鉤子。
在京口對著月亮度過夕陽,眺望海門秋景。天子傾聽著諫官的建議,政務不可停歇。詩人希望許拾遺盡快上殿勸諫,他再次強調了前面所說的高駕不要耽擱。
這首詩詞中充滿著對親人的思念和對家鄉的眷戀。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個人情感,展現了對鄉愁的回憶和對家庭的依戀。同時,詩人對社會和政治的關注也貫穿于詩中,表達了對朝政的意見和期望。整首詩詞既展現了作者的個人情感,又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貌,因此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