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狄員外巡按西山軍(得霽字) / 作者:岑參 |
兵馬守西山,中國非得計。
不知何代策,空使蜀人弊。
八州崖谷深,千里云雪閉。
泉澆閣道滑,水凍繩橋脆。
戰士常苦饑,糗糧不相繼。
胡兵猶不歸,空山積年歲。
儒生識損益,言事皆審諦。
狄子幕府郎,有謀必康濟。
胸中懸明鏡,照耀無巨細。
莫辭冒險艱,可以裨節制。
相思江樓夕,愁見月澄霽。
|
|
送狄員外巡按西山軍(得霽字)解釋:
《送狄員外巡按西山軍(得霽字)》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詩人以送別狄員外巡按西山軍為題材,表達了對國家安危的憂慮與對治理能力的贊揚。
詩中描繪了西山軍駐守西南邊境的艱苦環境,因為戰亂長久,使得戰士們溫飽不濟。詩中也提到了胡兵的威脅,意味著邊境的情況復雜危險。然而,狄員外作為巡按官員,他有著謀略和才能,詩中稱他胸中懸有明鏡,照耀無巨細,表達了對他治理邊境的崇敬和期望。
整首詩氣勢雄渾,表達了對國家安全和治理能力的憂慮和贊美。詩人通過描寫邊境的艱苦環境和戰士們的苦難,以及狄員外的才能和決心,展現了唐代人民對國家安危的關注和對有能力的官員的期望。這首詩也反映了岑參對時局的深刻洞察和為國家憂患的情感。
中文譯文:
兵馬駐守西山,國家非得計謀。不知何代的策略,卻讓蜀地的人民日漸困苦。八州崖谷深邃,千里云雪封閉。泉水澆灌的閣道濕滑,水凍使得繩橋易碎。戰士常常受饑餓之苦,食物不斷供應。胡兵依然不退去,邊山積年歲月。儒生知道增減益損,言論都十分審慎。狄子作為幕僚郎官,有謀略必定使人安定。胸中懸有明鏡,照耀一切細微之事。不要擔心冒險困難,能夠幫助國家的治理。思念在江樓的夜晚,憂愁能看到月光澄凈,晴朗明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