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群公龍岡寺泛舟(得盤字) / 作者:岑參 |
漢水天一色,寺樓波底看。
鐘鳴長空夕,月出孤舟寒。
映酒見山火,隔簾聞夜灘。
紫鱗掣芳餌,紅燭然金盤。
良友興正愜,勝游情未闌。
此中堪倒載,須盡主人歡。
|
|
陪群公龍岡寺泛舟(得盤字)解釋:
陪群公龍崗寺泛舟(得盤字)
唐 岑參
漢水天一色,寺樓波底看。
鐘鳴長空夕,月出孤舟寒。
映酒見山火,隔簾聞夜灘。
紫鱗掣芳餌,紅燭然金盤。
良友興正愜,勝游情未闌。
此中堪倒載,須盡主人歡。
中文譯文:
我陪著眾人游覽公龍崗寺(此為某地名)的時候,乘船在江上泛舟。
漢水的天空一片湛藍,寺樓倒映在波浪的底部。
夜晚鐘聲長長地回蕩在空氣中,只有孤舟和寒冷的月光相伴。
飲酒時,借著山火的映照,通過窗簾隔著聽到了夜晚的灘涂聲。
捕捉到美麗的魚躍,它們紛紛咬住餌料,像紫色的龍鱗一般,在水中閃現。
紅色的蠟燭照著金色的盤子,使人覺得熱鬧而歡樂。
和好友一起出游,歡樂的情緒一直延續到結束。
這次旅行值得記錄下來,要將所有歡樂的細節都展現給主人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在公龍崗寺的游船之旅中的情景。詩人用簡潔、明快的筆觸描繪了層層疊疊的景象,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
詩人首先描述了藍天白云下的漢水,以及寺樓倒映在波浪之中的美景,給讀者展現了一幅清新明亮的畫面。
接著,詩人通過描寫長空中鐘聲的回蕩和孤舟在月光下的寂寞,傳遞了一種寂靜和凄涼之情境。
詩人在下一聯中引入了一連串活潑的景象:通過窗簾隔著看到山火映照下的夜晚灘涂,酒足飯飽后的美麗魚躍,而紅燭照在金盤上,給人一種熱鬧和歡樂的氛圍。
最后,詩人通過表達自己與好友一同旅行的快樂和將這份快樂記錄下來的愿望,使整首詩具有了一種歡樂和滿足的情緒。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人們的活動以及情感轉化,展示了旅途中的各種情景和情感體驗,以及詩人自己的心情,給人一種流暢自然的感受和愉悅的觀賞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