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里橋 / 作者:岑參 |
成都與維揚,相去萬里地。
滄江東流疾,帆去如鳥翅。
楚客過此橋,東看盡垂淚。
|
|
萬里橋解釋:
《萬里橋》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描寫長江上的橋梁為題材,通過描繪江水的奔流和船帆的飛動,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詩中的“成都與維揚,相去萬里地”寫出了故鄉與長江兩岸地理上的遙遠距離,意味著作者與家鄉的隔離和思念之情。而“滄江東流疾,帆去如鳥翅”則寫出了長江水流的湍急,船帆快速飄過的動態畫面,暗示流逝的時光和遠離家鄉的距離。最后兩句“楚客過此橋,東看盡垂淚”表達了踏過這座橋的楚地客人東望時心情的悲傷,含有對家鄉的留戀和思念之情。
這首詩通過對長江橋梁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在遠離家鄉的異鄉漂泊中的孤獨和思念。作者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技巧,將自己的情感和愁思融入到景物之中,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畫面。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成都與維揚,相去萬里地。
滄江東流疾,帆去如鳥翅。
楚客過此橋,東看盡垂淚。
詩意和賞析:
《萬里橋》是一首通過描寫長江橋梁寄托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的詩歌。橋與江水、船帆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動態的畫面。詩中的長江象征著時間和距離,奔流不息,引人遐想。船帆的飛動則意味著離別與遠行,同時也增添了時光匆匆的感覺。
最后的兩句表達了過橋的楚地客人東望時的悲傷,以及對家鄉的留戀之情。這種表達既展示了作者的個人情感,也抒發了一種成千上萬的旅人對離家的思念和渴望。整首詩以簡明的表達方式傳達出作者內心的愁思,具有濃郁的情感和深入人心的力量。
通過這首詩,我們能感受到唐代詩人岑參對家鄉的思念和渴望,同時也讓我們在時間的流逝中思考人生的變遷和離別的痛楚。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寞而凄美的畫面,具有深遠的感悟和思考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