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亭子送李司馬 / 作者:岑參 |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與云齊。
盤崖緣壁試攀躋,群山向下飛鳥低。
使君五馬天半嘶,絲繩玉壺為君提。
坐來一望無端倪,紅花綠柳鶯亂啼。
千家萬井連回谿,酒行未醉聞暮雞,點筆操紙為君題。
為君題,惜解攜。
草萋萋,沒馬蹄。
|
|
西亭子送李司馬解釋:
《西亭子送李司馬》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李司馬的情景。
詩中描述了一個高高的亭子,位于郡城的西邊,直插云霄。詩人試圖攀爬崖壁,看到群山下飛鳥低飛。李司馬騎著五匹馬,天空中回蕩著馬嘶聲。他手持絲繩和玉壺,為了詩人提供幫助。詩人坐在亭子里,眺望四周,看到紅花綠柳,聽到鳥兒的啼叫。千家萬井連成一片,回谿中傳來酒香和暮雞的叫聲。詩人拿起筆和紙,為李司馬題詩。他為李司馬題詩,卻又感到惋惜和不舍。草地上長滿了青草,卻沒有馬蹄的痕跡。
這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描繪亭子、山水和李司馬的形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的亭子高聳入云,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與周圍的山水相映成趣。李司馬騎著五匹馬,象征著他的威嚴和地位。詩人在亭子里眺望四周,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機。他為李司馬題詩,表達了自己對友誼的珍視和不舍之情。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生動,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詩人通過描寫李司馬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友誼的珍視和不舍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