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裴校書從大夫淄川覲省 / 作者:岑參 |
尚書未出守,愛子向青州。
一路通關樹,孤城近海樓。
懷中江橘熟,倚處戟門秋。
更奉輕軒去,知君無客愁。
|
|
送裴校書從大夫淄川覲省解釋: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岑參創(chuàng)作的《送裴校書從大夫淄川覲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尚書未出守,愛子向青州。
一路通關樹,孤城近海樓。
懷中江橘熟,倚處戟門秋。
更奉輕軒去,知君無客愁。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送別裴校書(一種官職)前往淄川(今山東淄博)覲省(考察、監(jiān)察官員的行為)。詩人以深情厚意,抒發(fā)對友人的思念和關切之情。雖然這首詩的內(nèi)容顯然在敘述特定的場景和情境,但它也通過生動的描繪,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對友人未來的祝愿。
賞析:
1. 詩人的感情表達:詩人表達了深切的情感。他把裴校書送行的場景描繪得十分生動,以此傳達他與友人之間深厚的情感。這種情感的交流是中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主題,體現(xiàn)了人情的真摯和友情的珍貴。
2. 描寫自然景色:詩中描繪了“一路通關樹”和“孤城近海樓”等景色,展現(xiàn)了旅途中的景致。這些景物的描繪不僅豐富了詩歌的畫面感,還為整首詩增添了些許的詩意。
3. 季節(jié)與心情的對應:詩中提到“懷中江橘熟,倚處戟門秋”。這兩句表達了秋天成熟的景象,以及作者對友人遠行的心情。橘子熟了,季節(jié)也進入了秋天,而作者此刻的情感似乎也變得更加思索和深沉。
4. 對未來的祝愿:最后兩句“更奉輕軒去,知君無客愁”傳達了詩人對友人未來的祝愿。送別之際,他希望友人前程順遂,不再有憂愁和煩惱。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情感豐富的語言,抒發(fā)了作者對友人的情感,同時也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季節(jié)的對比,傳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思索和祝愿。這種抒發(fā)情感和賦予景物以情感的手法,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修辭手法,也是這首詩詞的亮點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