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秘省虞校書赴虞鄉丞 / 作者:岑參 |
花綬傍腰新,關東縣欲春。
殘書厭科斗,舊閣別麒麟。
虞坂臨官舍,條山映吏人。
看君有知己,坦腹向平津。
|
|
送秘省虞校書赴虞鄉丞解釋:
送秘省虞校書赴虞鄉丞
花綬傍腰新,關東縣欲春。
殘書厭科斗,舊閣別麒麟。
虞坂臨官舍,條山映吏人。
看君有知己,坦腹向平津。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秘省虞校書赴虞鄉丞
新的花綬垂在腰間,關東的縣城漸漸入春。
我對于政治特別厭倦,離別舊時的閣樓和朝庭職位。
虞山坡臨近官舍,條山映照著吏員的身影。
我看到你有知心的朋友,毫不隱藏地向平津地區進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岑參寫給虞校書的送行詩,表達了對他離職赴任的祝福和對他的贊賞。
詩人將虞校書的新官服飾(花綬傍腰新)、縣城正在迎接春天的景象(關東縣欲春)作為引子,從而渲染出送行時的歡愉氣氛。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政治斗爭的厭倦,并感嘆舊時的官閣和權力地位的離別。詩人將虞校書的新任官職與虞山、條山以及官舍聯系起來,突出了虞校書的重要地位和將要履行的責任。最后,詩人表示對虞校書的贊賞和祝福,認為他有知心的朋友,并鼓勵他坦然面對前往平津的旅程。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送行的情感,選用具有象征意義的景物和描繪,凸顯了詩人對虞校書行程的愉悅和祝福之情。通過描寫春意盎然的景象、舊時官閣的離別和虞山、條山的背景,詩人傳達了對虞校書重任的認可和祝福。整首詩意蘊含著友情、官員生活的喜悅與疲憊以及對新任職位的期待,給人以充滿活力和溫暖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