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王七錄事赴虢州 / 作者:岑參 |
早歲即相知,嗟君最后時。
青云仍未達,白發欲成絲。
小店關門樹,長河華岳祠。
弘農人吏待,莫使馬行遲。
|
|
送王七錄事赴虢州解釋:
**《送王七錄事赴虢州》 唐代 岑參**
詩的原文如下:
早歲即相知,嗟君最后時。
青云仍未達,白發欲成絲。
小店關門樹,長河華岳祠。
弘農人吏待,莫使馬行遲。
**譯文**:
我們從年輕時就互相認識,現在我為你的離別感嘆。
你仍未登上成功的“青云”(即高官),而你的頭發已漸白。
在那小村的關口有那密集的樹木,長河旁有那華美的岳祠。
弘農(即虢州)的百姓和官員都在等待你,不要讓你的馬走得太慢了。
**詩意及賞析**:
這首詩是岑參為王七這位友人送別所作。其中流露出對友人的深深關懷和期盼。
首兩句,表現了兩人友情的深厚,而“青云仍未達,白發欲成絲”這一句,表露了對友人的遺憾,他還未走上成功之路,已經逐漸步入老年。
后兩句描寫了路上的風景和虢州的期待,表現了王七前途的光明和期望他能夠快速赴任的心情。詩中的“青云”和“白發”是對比,用來表達時光流逝,機不可失的意思。而“小店關門樹”和“長河華岳祠”則為讀者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出行畫面。
總體來看,岑參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細膩的描繪,寫出了對友情的珍惜、對時光流逝的遺憾、對友人未來的期盼,使這首詩情感深沉、意境優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