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西春暮憶秦中 / 作者:岑參 |
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歸。
邊城細草出,客館梨花飛。
別后鄉夢數,昨來家信稀。
涼州三月半,猶未脫寒衣。
|
|
河西春暮憶秦中解釋:
譯文:
渭北的春天已經老去,
河西的人還沒有回來。
邊城里的細草已經長出來,
客館里的梨花在飛舞。
離別后,鄉愁不斷上心頭,
最近的家書也很稀少。
在涼州,三月已過了一半,
但寒衣還沒有脫下。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岑參寫的一首凄涼的春天描寫詩。詩中通過描述渭北春天已經老去,河西人還未歸來,邊城細草長出來,客館梨花飛舞等景象,表達了離鄉別親的思念之情。詩人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對家人的牽掛、對寒冷冬天的不舍等情感,以及在邊塞地區的凄涼之感。
詩歌的意境是凄美的,詩人運用了對比和細膩的描寫,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老去、人未歸的寂寥和孤寂。詩中描繪的細草長出和梨花飛舞,映襯出邊塞地區的荒涼景象。此外,詩中也透露出詩人對家鄉的引魂之思,鄉夢頻現,家信不常,使詩歌更加有情意和韻味。同時,詩人表達了對涼州的寒冷的描述,涼州三月半,猶未脫寒衣。這也表現出詩人身處邊塞地區的寒冷環境。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情感的表達和對涼州邊塞的描述,展示了詩人離鄉別親的憂傷和寂寥的心情,給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