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侍中挽歌二首 / 作者:岑參 |
攝政朝章重,持衡國相尊。
筆端通造化,掌內運乾坤。
青史遺芳滿,黃樞故事存。
空悲渭橋路,誰對漢皇言。
天子悲元老,都人惜上公。
優賢幾杖在,會葬市朝空。
丹旐飛斜日,清笳怨暮風。
平生門下客,繼美廟堂中。
|
|
苗侍中挽歌二首解釋:
《苗侍中挽歌二首》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作品。這首詩抒發了對苗龍圖的悼念和對他在政治和文化領域的卓越貢獻的贊美。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攝政朝章重,持衡國相尊。
筆端通造化,掌內運乾坤。
青史遺芳滿,黃樞故事存。
空悲渭橋路,誰對漢皇言。
天子悲元老,都人惜上公。
優賢幾杖在,會葬市朝空。
丹旐飛斜日,清笳怨暮風。
平生門下客,繼美廟堂中。
詩意:
這首詩以哀悼的情懷表達了對苗龍圖的敬仰和緬懷之情。苗龍圖是唐朝的一位重臣和文化名流,他在朝政中擔任重要職務,權傾朝野。他的才華出眾,能夠洞察世間的變化,運籌帷幄,掌握國家的命運。他的事跡和貢獻被載入了史冊,成為后人所記憶,他的名字也成為了傳世的佳話。然而,他在渭橋的路上獨自徘徊,沒有人能夠與他分享心聲。天子悲痛失去了一位重要的老臣,百姓們也深感惋惜。優秀的人才如苗龍圖在世間稀有,而市朝的殿堂空蕩蕩,再也沒有人能夠與他相比。夕陽斜斜,紅旗飄揚,悲傷的笛聲在暮風中回蕩。苗龍圖平生所交的門下客人們繼承了他的美德和才華,繼續在廟堂中奉獻自己的力量。
賞析:
這首詩以豪邁激昂的語言表達了對苗龍圖的深深敬仰和對他的才華與貢獻的贊美。詩中使用了一系列富有象征意味的詞語,如"攝政朝章重"、"持衡國相尊",表現出苗龍圖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和對他的崇敬之情。詩人通過"筆端通造化,掌內運乾坤"的形象描繪,把苗龍圖描繪成一個具有超凡洞察力和卓越才能的人物。詩中還提到了苗龍圖的名聲和事跡被流傳下來,他的故事存留在人們的記憶中,表明他在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苗龍圖逝世的悲痛之情。詩人感嘆苗龍圖獨自徘徊在渭橋路上,沒有人能夠與他交流傾訴,這體現了苗龍圖在權力巔峰的孤獨和無奈。天子和百姓都對他的離去感到悲傷,市朝的殿堂再也找不到像他一樣的人才了。最后兩句以夕陽斜斜、紅旗飄揚、悲傷的笛聲在暮風中回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苗龍圖的離去的深深懷念之情。
整首詩通過對苗龍圖的稱頌和悼念,展現了他在政治和文化領域的卓越成就和對國家的奉獻。詩人以鏗鏘有力的詞句,表達了對苗龍圖的景仰和對他離世的悲痛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唐代社會對杰出人才的珍視和對他們離去的無可替代之感。這首詩充滿著崇高的情感和對英杰的贊美,展示了岑參作為詩人的才華和對時代英雄的敬仰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