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員外夫人清河縣君崔氏挽歌二首 / 作者:岑參 |
令德當時重,高門舉世推。
從夫榮已絕,封邑寵難追。
陌上人皆惜,花間鳥亦悲。
仙郎看隴月,猶憶畫眉時。
遽聞傷別劍,忽復嘆藏舟。
燈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
青松吊客淚,丹旐路人愁。
徒有清河在,空悲逝水流。
|
|
韓員外夫人清河縣君崔氏挽歌二首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韓員外夫人清河縣君崔氏挽歌二首》
令德當時重,高門舉世推。
從夫榮已絕,封邑寵難追。
陌上人皆惜,花間鳥亦悲。
仙郎看隴月,猶憶畫眉時。
遽聞傷別劍,忽復嘆藏舟。
燈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
青松吊客淚,丹旐路人愁。
徒有清河在,空悲逝水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岑參寫的挽歌,悼念了韓員外夫人崔氏的逝世。詩中表達了對已故夫人的懷念和悲痛之情。
首先,詩人稱贊了已故夫人的品德高尚,受到了社會的廣泛推崇。然而,夫人的光榮已經消逝,封邑的寵愛也難以追回。
接著,詩人描述了人們對夫人的惋惜之情,不僅陌上的人們感到惋惜,連花間的鳥兒也感到悲傷。仙郎(指詩人自己)看著隴月思念夫人,還記得夫人畫眉的時光。
然而,突然聽到了傷別的劍聲,又突然嘆息藏舟(指夫人的葬禮)。燈火熄滅,泉水中的夜晚變得冷寂,地下的秋天也變得寒冷。青松樹下掛著客人的淚水,路人也因此而愁緒滿懷。
最后,詩人感慨地說,雖然清河依然存在,但已故的人如逝去的水流一般,再也回不來了。詩人以此來表達對夫人的思念之情和對逝去的時光的感慨。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已故夫人的深深思念和對光陰流轉的無奈。通過描繪夫人的品德和榮耀的消逝,以及人們對她的懷念和哀悼,詩人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整首詩情感真摯,文字簡練,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給人以深深的感動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