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楊錄事充潼關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 / 作者:岑參 |
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霽江。
關西望第一,郡內政無雙。
狹室下珠箔,連宵傾玉缸。
平明猶未醉,斜月隱書窗。
|
|
送楊錄事充潼關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解釋:
詩詞中文譯文:
送楊錄事充潼關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
楊錄事前往潼關任判官,
夫子在方寸之間,秋天天空澄清,江水在閃耀。
站在關西眺望,這里是郡治,治下政務無人能比。
在狹小的房中,地上鋪著珍貴的寶箔,夜晚倒下玉缸的酒。
早晨還未喝醉,斜月藏在書房的窗簾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岑參送別楊錄事出任潼關判官的作品。詩人以自己為第一人稱,描繪了楊錄事前往新崗位的場景。
詩中以夫子的形象描述了楊錄事的才能和品德,他在狹小的房間里,卻展現出宏大的胸懷和高尚的品格。秋天的天空澄清,江水閃耀,預示著楊錄事走向新的崗位充滿希望和光明。
關西是地方治理的中心,詩人稱之為郡治,表示其重要性和權威性。詩中提到郡內政務無人能比,又突出了楊錄事的能力和才干。
狹小的房間里,鋪著寶箔,夜晚倒酒,展現了楊錄事生活的奢華和享受,也暗示了他在職位上的榮耀和地位的提升。
詩人在詩末寫道,早晨還未喝醉,斜月隱匿在書窗的簾子后。這句話表達了楊錄事的杰出之處,不醉不亂,清醒而節制,也展現了他的品格和修養。
整首詩以簡練而精確的語言,深情地描繪了楊錄事的形象和送別的場景,展現了詩人對楊錄事的敬佩和祝福之情。通過這首詩,詩人也同時傳達了對良好政治和清廉官員的贊美和向往。
該詩以朗麗的筆法表現了楊錄事的才能和高尚品質,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典雅的語言帶領讀者進入一個豐富的詩意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