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崔員外入秦因訪故園 / 作者:岑參 |
欲謁明光殿,先趨建禮門。
仙郎去得意,亞相正承恩。
竹里巴山道,花間漢水源。
憑將兩行淚,為訪邵平園。
|
|
送崔員外入秦因訪故園解釋:
送崔員外入秦因訪故園
欲謁明光殿,先趨建禮門。
仙郎去得意,亞相正承恩。
竹里巴山道,花間漢水源。
憑將兩行淚,為訪邵平園。
中文譯文:
送崔員外入秦因訪故園
欲前去參拜明光殿,先走進建禮門。
仙人般的員外去得開心,亞相正受到恩寵。
在巴山的竹林小道上,漢水的源頭中間綻放著花朵。
含淚告別,為了回訪邵平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岑參寫給他的朋友崔員外的送別詩。詩人在詩中表達了自己的離別之情,并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景。
詩人在詩的前兩句中,描述了崔員外前往明光殿參拜的情景,明光殿為皇帝祭祀神廟,崔員外作為一個官員,必須要先經過建禮門才能進入。這表明了詩人對崔員外的尊重和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身份。
接下來的兩句,詩人描述了崔員外離開的心情和亞相(宰相的副手)對他的賞識和恩寵。仙人般的員外意味著他憑借自己的才能和功績,獲得了升職和提拔,受到了亞相的賞識和庇護。
接著,詩人以自然風景的描繪,將讀者帶入到了邵平園中。巴山的竹林道和漢水的花朵,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田園景象。這些景色代表了詩人心中的故園,也象征著他對往事的留戀和思念。
最后,詩人含淚告別,并表示將會為了回訪邵平園而再次淚灑。這是詩人表達了他對故園的思念和離別時的憂傷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句式和自然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深情厚意。通過描繪故園和自然風景,進一步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和對故鄉的眷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