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庭作 / 作者:岑參 |
雁塞通鹽澤,龍堆接醋溝。
孤城天北畔,絕域海西頭。
秋雪春仍下,朝風夜不休。
可知年四十,猶自未封侯。
|
|
北庭作解釋:
《北庭作》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這首詩以北庭為背景,描繪了北方邊境的荒涼景象和艱苦生活的狀況。
詩中的“雁塞通鹽澤,龍堆接醋溝”是指北庭地區的地理特征,雁塞是指雁門關,通鹽澤是指鹽池,龍堆是指龍堆山,接醋溝是指醋溝河。這些地名暗示著北庭地區的遼闊和荒涼。
“孤城天北畔,絕域海西頭”描繪了北庭城的孤立和邊陲的荒涼景象。北庭城位于天山北麓,西臨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海——塔里木盆地,因此孤立于天山之間,被遼闊的草原和沙漠所包圍。
“秋雪春仍下,朝風夜不休”描繪了北庭地區的惡劣氣候條件。北庭地區位于高原和山區,氣候寒冷,秋冬季節經常下雪,春天仍然寒冷。朝風夜不休則暗示著北庭地區的風大,氣候惡劣。
最后兩句“可知年四十,猶自未封侯”,表達了詩人岑參在北庭任職多年,雖然年紀已經四十,但仍未得到官位的遺憾。這也反映了唐代官員晉升的困難和不公。
整首詩通過描繪北庭地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以及詩人自身的遭遇,展現了北方邊境的荒涼和艱苦。詩中的意境深沉,語言簡練,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