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東山洛上作 / 作者:岑參 |
春流急不淺,歸枻去何遲。
愁客葉舟里,夕陽花水時。
云晴開螮蝀,棹發起鸕鶿。
莫道東山遠,衡門在夢思。
|
|
還東山洛上作解釋:
詩詞:《還東山洛上作》
春流急不淺,
歸枻去何遲。
愁客葉舟里,
夕陽花水時。
云晴開螮蝀,
棹發起鸕鶿。
莫道東山遠,
衡門在夢思。
中文譯文:
春天的河流湍急而不淺,
歸途上枻舟為何不早行。
愁苦的客人坐在葉舟之中,
夕陽映照著花朵的水面。
云彩稀疏,螮蝀凱旋,
劃船帆起,鸕鶿翱翔。
不要說東山遙遠,
在思念中我已回到衡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岑參在唐代的作品,描繪了一個思鄉返鄉的場景。詩人通過描寫春天的急流、歸舟、夕陽、花水、云彩和鸕鶿,展示了返鄉路上的景色和心情。春天的河流湍急,象征著詩人心中的急切之情;歸舟的行進緩慢,象征離鄉之路的曲折和艱難;夕陽和水面上的花朵,給人以安寧和美好的感覺,與愁苦的客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云彩散去,螮蝀復活,船帆起航,鸕鶿自由翱翔,象征著詩人終于重返故鄉的歡欣和釋放;詩的結尾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告誡人們不要以為東山遙遠,對故鄉的思念如同在夢中回到衡門一樣真切。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抒發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對歸鄉之路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人們離鄉背井的困難和內心的牽掛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