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 / 作者:岑參 |
盛德資邦杰,嘉謨作世程。
門瞻駟馬貴,時仰八龍名。
罷市秦人送,還鄉(xiāng)絳老迎。
莫埋丞相印,留著付玄成。
五府瞻高位,三臺喪大賢。
禮容還故絳,寵贈冠新田。
氣歇汾陰鼎,魂飛京兆阡。
先時劍已沒,隴樹久蒼然。
富貴徒言久,鄉(xiāng)閭歿后歸。
錦衣都未著,丹旐忽先飛。
哀挽辭秦塞,悲笳出帝畿。
遙知九原上,漸覺吊人稀。
|
|
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解釋:
《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是唐代詩人岑參創(chuàng)作的一首挽歌。這首詩歌是為了悼念唐玄宗時期的重要官員、仆射(射聲部的官職)裴耀卿而作,表達了對裴耀卿的深切懷念和感慨。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盛德資邦杰,嘉謨作世程。
門瞻駟馬貴,時仰八龍名。
罷市秦人送,還鄉(xiāng)絳老迎。
莫埋丞相印,留著付玄成。
五府瞻高位,三臺喪大賢。
禮容還故絳,寵贈冠新田。
氣歇汾陰鼎,魂飛京兆阡。
先時劍已沒,隴樹久蒼然。
富貴徒言久,鄉(xiāng)閭歿后歸。
錦衣都未著,丹旐忽先飛。
哀挽辭秦塞,悲笳出帝畿。
遙知九原上,漸覺吊人稀。
詩意和賞析:
這首挽歌表達了對已故仆射裴耀卿的哀悼之情,同時也映照了唐代的政治和社會現(xiàn)實。詩中通過描寫裴耀卿的功績和聲名,表達了他對國家的貢獻,以及在門下任職的重要性。"盛德資邦杰"、"嘉謨作世程"等詞語贊美了他的品德和事業(yè)。"門瞻駟馬貴,時仰八龍名"表達了裴耀卿受人景仰、受到重要官員尊敬的形象。
詩歌的后半部分則表達了對裴耀卿去世的悲痛之情,強調(diào)了他的功業(yè)已經(jīng)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但他的精神和影響仍然在。"莫埋丞相印,留著付玄成"呼吁不要埋葬裴耀卿的官印,留給后人傳承。"五府瞻高位,三臺喪大賢"暗示了社會的流變和官員的離世,表達了對時局的憂慮。
"禮容還故絳,寵贈冠新田"表現(xiàn)了對故人歸葬故土的期盼,以及唐代時人常見的賜封土地的風俗。"氣歇汾陰鼎,魂飛京兆阡"描繪了裴耀卿的氣息已經(jīng)消散,靈魂飛向京兆阡陌(阡陌,古代街巷的意象)。"先時劍已沒,隴樹久蒼然"強調(diào)了裴耀卿早已過世,山林的景物依然不變,對光陰流轉(zhuǎn)的無情感嘆。
最后兩句"錦衣都未著,丹旐忽先飛。哀挽辭秦塞,悲笳出帝畿。遙知九原上,漸覺吊人稀"突出了裴耀卿英年早逝的悲劇,未能享受富貴,就像錦衣還沒來得及穿上,丹旐(官帽)卻已飄飛。悲笳吹響,感嘆裴耀卿在秦塞(邊塞)的離世,以及悲痛的情感蔓延到帝畿之地。"遙知九原上,漸覺吊人稀"則表達了遠在九原(地名)上的人們,漸漸感覺到悼念之情的稀少,凸顯了時間對人事的沖淡和淡漠。
整首詩以悼念裴耀卿為中心,通過對他生平事跡和去世狀況的描寫,反映了唐代社會的政治現(xiàn)實和人生離別的無奈。作者運用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將個人情感與時局的變遷融為一體,展示了挽歌詩的典范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