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儀樓 / 作者:岑參 |
傳是秦時樓,巍巍至今在。
樓南兩江水,千古長不改。
曾聞昔時人,歲月不相待。
|
|
張儀樓解釋:
詩詞《張儀樓》是唐代詩人岑參所作,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古老的樓閣,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時間的流逝。
譯文如下:
傳說這是秦時建造的樓閣,壯麗雄偉至今依然存在。
樓閣南臨兩江之水,千古流淌不變。
曾經聽聞,過去的人們曾對這座樓閣贊嘆不已,然而歲月不等人。
這首詩通過描繪古老的張儀樓,表達了時間的無情和萬物流轉不息的主題。樓閣作為一個象征性的存在,代表了人類的力量和智慧,但無論它多么壯麗,也無法抵擋時間的流逝。樓閣南臨兩江之水,象征了時間的流轉和萬物的變遷,而這兩江水卻始終保持不變,與時間形成鮮明的對比。然而,詩人提到,過去的人們對這座樓閣贊嘆不已,但時間不會停留,它不會等待任何人,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時光和機會。
這首詩深沉而含蓄,通過對古老樓閣的描繪,表達了充滿哲理的意味。它提醒人們去珍惜時間和機會,同時也表達了人類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面對時間的流逝,我們無法抗拒。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思考,通過對樓閣的描繪,讓人們對時間和生命產生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