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 作者:岑參 |
羅敷昔時秦氏女,千載無人空處所。
昔時流水至今流,萬事皆逐東流去。
此水東流無盡期,水聲還似舊來時。
岸花仍自羞紅臉,堤柳猶能學翠眉。
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
羅敷養蠶空耳聞,使君五馬今何在。
九月霜天水正寒,故人西去度征鞍。
水底鯉魚幸無數,愿君別后垂尺素。
|
|
敷水歌,送竇漸入京解釋:
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羅敷昔時秦氏女,
千載無人空處所。
昔時流水至今流,
萬事皆逐東流去。
此水東流無盡期,
水聲還似舊來時。
岸花仍自羞紅臉,
堤柳猶能學翠眉。
春去秋來不相待,
水中月色長不改。
羅敷養蠶空耳聞,
使君五馬今何在。
九月霜天水正寒,
故人西去度征鞍。
水底鯉魚幸無數,
愿君別后垂尺素。
《敷水歌,送竇漸入京》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詩。詩中通過羅敷的形象,描繪了歲月流轉、往事隨流水而逝的主題。
詩中首先提到了羅敷這個人物,她是秦氏女,但如今已是千載之前的人物,空有美名而無實際存在。接著,詩人將目光轉向了流水,指出昔日的流水至今仍在流淌,萬事隨著東流不斷流逝。雖然水流不盡,但水聲仍然像是從古來傳來一樣。詩人借用岸花和堤柳來比喻時光的流轉,即使春天過去,秋天來到,但水中的月色卻始終不變。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羅敷養蠶的事情,但如今只能聽到空耳聞,使君的五匹好馬也不知道還在何處。隨著九月的到來,霜天水正寒,象征著嚴寒的到來,詩人想到了故人西去,馬踏征鞍的情景。最后,詩人用水底的鯉魚來寄托對朋友的無數祝愿,希望他在離別后能夠保持純潔的心靈和高尚的品性。
整首詩以流水和人物的對比,抒發了時間流轉、歲月如梭的主題,并表達了對故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繪,詩人展示了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友誼的珍視。詩意深沉,情感真摯,給人以思索和回味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