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公叢竹歌 / 作者:岑參 |
世人見竹不解愛,知君種竹府城內。
此君托根幸得地,種來幾時聞已大。
盛暑翛翛叢色寒,閑宵槭槭葉聲干。
能清案牘簾下見,宜對琴書窗外看。
為君成陰將蔽日,迸筍穿階踏還出。
守節偏凌御史霜,虛心愿比郎官筆。
君莫愛南山松樹枝,竹色四時也不移。
寒天草木黃落盡,猶自青青君始知。
|
|
范公叢竹歌解釋:
范公叢竹歌
世人見竹不解愛,
知君種竹府城內。
此君托根幸得地,
種來幾時聞已大。
盛暑翛翛叢色寒,
閑宵槭槭葉聲干。
能清案牘簾下見,
宜對琴書窗外看。
為君成陰將蔽日,
迸筍穿階踏還出。
守節偏凌御史霜,
虛心愿比郎官筆。
君莫愛南山松樹枝,
竹色四時也不移。
寒天草木黃落盡,
猶自青青君始知。
中文譯文:
范公叢竹歌
普通人看到竹子不理解其中的愛,
只有君子才在府城內種植竹子。
他得到了這片土地的庇佑,
種下的竹子已經長得很茂盛。
在盛夏時竹子葉子翩翩起舞,色澤寒冷,
寧靜的夜晚竹葉發出輕微的聲響。
能夠清晰地與公文在簾幕下對話,
適宜靜靜地對著琴書,在窗外欣賞。
為了你,竹子茂盛而遮蔽陽光,
新筍穿過階梯,然后回轉。
堅守信念,特意掙脫御史的嚴寒,
虛心地希望能與郎官的筆相比。
你不要只愛南山的松樹枝,
竹子的顏色四季也不會改變。
當寒冷的天地草木黃葉落盡,
竹子依然翠綠,只有你才知。
詩意與賞析:
岑參在這首《范公叢竹歌》中贊美了種竹的范公。他們種植的竹子茂盛繁榮,根據描述,竹子的生機勃勃和清雅之氣應該為唐代的都城長安增添了一抹青藍之色。
首先,岑參強調了普通人不理解竹子之美,只有范公這樣的有見識之人才能夠在府城內種植竹子。府城內的氣候和土壤條件相對適合種植竹子,這也是范公的幸運和靈感。種植竹子后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竹子已經茁壯成長。
接下來,岑參描繪了夏天竹子的景象,竹葉在盛夏時翩翩起舞,在寧靜的夜晚發出微弱的聲響。同時,竹子也給辦公桌帶來了清涼和生氣。值得一提的是,岑參提到了琴書,表達了種植竹子的人喜歡在寧靜的環境中欣賞音樂和讀書的愿望。
然后,岑參通過形容竹子茂盛的樣子,描繪了范公所做的事情對于陽光的遮蔽。新鮮的竹筍穿過階梯,然后彎曲向外。作者還提到范公的竹子能夠抵御寒霜,與其他植物相比保持翠綠。岑參希望范公能夠虛心謙遜,愿意在才華橫溢的文人中與之比肩。
最后,岑參用對比的手法表達了范公種竹的價值。他提到范公不應該只愛南山的松樹,竹子的色彩和生機四季不變。當周圍的草木在寒冷的天氣中凋落時,竹子依然翠綠。只有范公才能夠真正欣賞到竹子的美。
整體上,這首詩歌將范公種植的竹子與一般人不理解竹子之美進行對比,展現了竹子茁壯成長的景象以及竹子帶來的清涼和美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詩人贊揚了范公種植竹子的決心和品味。這首詩歌傳遞了賞心悅目和靜謐之美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