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得潭字) / 作者:岑參 |
亭晚人將別,池涼酒未酣。
關門勞夕夢,仙掌引歸驂。
荷葉藏魚艇,藤花罥客簪。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失路情無適,離懷思不堪。
賴茲庭戶里,別有小江潭。
|
|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得潭字)解釋: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得潭字)
亭晚人將別,
池涼酒未酣。
關門勞夕夢,
仙掌引歸驂。
荷葉藏魚艇,
藤花罥客簪。
殘云收夏暑,
新雨帶秋嵐。
失路情無適,
離懷思不堪。
賴茲庭戶里,
別有小江潭。
詩詞的中文譯文: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返回縣城(得潭字)
水亭晚上,人們將要分別,
池水涼爽,酒未喝盡。
關上門,忙碌一天的人會有夜晚的夢境,
仙掌引導華陰王歸來。
荷葉上藏著小船,
藤花垂下拴住客人的發簪。
殘云收斂了夏日的炎熱,
新雨帶來秋天的薄霧。
迷失了道路,心情無法適應,
離別之情令人難以忍受。
庭院中卻有一個別致的小江潭,
讓人感到寧靜與舒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岑參寫給華陰王少府的送別之作。詩人以華麗的詞藻描繪了離別的情景,抒發了自己的離愁別緒。
首先,詩人描述了水亭晚上的涼爽和酒未酣的情景,為詩篇營造了一種安靜而凄涼的氛圍。接著,詩人通過描繪關門后夜晚的夢境,表達了送別時的忙碌和思緒的紛亂。
詩中出現的仙掌,是一種熱帶植物,被用來引導華陰王返回,象征著神秘和神奇,為整首詩增添了一絲仙境的意境。
荷葉上藏著小船,藤花罥住客人的發簪,這些細節描寫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環境的觀察和細致的感受。殘云收斂夏日的炎熱,新雨帶來秋天的薄霧,詩人通過這些描寫表達了季節的變遷和歲月的流轉。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迷失了道路,感到情緒無法適應,但在庭院中卻有一個小江潭,給人帶來別樣的寧靜和慰藉。這種對自然環境的感悟,也可理解為詩人對生活中尋求慰藉與寧靜的追求。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詩人的感受抒發了離愁別緒,展現了唐代詩人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對自然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