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遇 / 作者:岑參 |
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發(fā)。
未及得采之,秋風(fēng)忽吹殺。
君不見拂云百丈青松柯,縱使秋風(fēng)無奈何。
四時常作青黛色,可憐杜花不相識。
|
|
感遇解釋:
《感遇》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發(fā)。
未及得采之,秋風(fēng)忽吹殺。
君不見拂云百丈青松柯,縱使秋風(fēng)無奈何。
四時常作青黛色,可憐杜花不相識。
詩詞的中文譯文:
北山上有芬芳的杜梨樹,花朵正盛開。
還未來得及采摘,秋風(fēng)突然吹來,將其摧毀。
你可曾見過高聳云霄的青松,即使秋風(fēng)再怎樣無能為力。
四季常保持青翠的顏色,可憐的杜梨卻不為人所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北山上美麗的杜梨花遭遇不幸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短暫而無常的感嘆和憐憫之情。
詩中的北山杜梨花象征著美麗和希望,它們正怒放著芬芳的花朵。然而,正當(dāng)詩人期待去采摘這些美麗的花朵時,突然間秋風(fēng)吹來,將花朵吹散,終結(jié)了它們的生命。這種突如其來的變故使詩人感到驚訝和悲傷。
接著,詩人提到了拂云百丈的青松柯,表達了青松的堅韌和不屈不撓的品質(zhì)。即使秋風(fēng)再怎樣兇猛,青松也能夠頂住風(fēng)雨,不為所動。與杜梨花相比,青松展現(xiàn)了堅強與持久的生命力。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對杜梨花的憐憫之情。詩人說四季中杜梨花一直保持著青翠的顏色,但人們卻不了解它的美麗。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美好事物被忽視和遺忘的感嘆,以及對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總的來說,《感遇》通過對北山上杜梨花的描寫,表達了對美好事物易逝性的感嘆和憐憫之情。詩人通過對比青松與杜梨花的命運,展示了堅韌與短暫之間的對比,以及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對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和對美好事物短暫性的感嘆,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