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塞 / 作者:王昌齡 |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
|
出塞解釋:
《出塞》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代表作之一,表現了士兵出征和戰爭結束后的壯烈場面。
中文譯文:
騮馬新跨白玉鞍,
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振,
匣里金刀血未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戰爭壯烈的場景。首句描寫了士兵騎著騮馬,穿著新的戰袍,跨上白玉鞍,準備出征。第二句則是描寫了戰爭結束后的凄涼氣氛,月色下沙場上的冷清和殘酷。第三句表現了戰爭結束后,城頭上的鐵鼓聲仍在回蕩,仿佛在提醒人們戰爭的可怕后果。最后一句則描繪了士兵們的武器,金刀血未干,暗示著他們剛剛經歷了一場激烈的戰斗。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一幅戰爭場面,生動地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人們在戰爭中的英勇。王昌齡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使整首詩詞具有很強的視覺感受。首句通過描寫士兵和騮馬的形象,展現了戰爭的緊張氣氛。第二句則通過月色下的沙場,表現了戰爭帶來的慘烈和凄涼。第三句則通過描寫城頭上的鐵鼓聲,表現了戰爭的恐怖和可怕。而最后一句,則通過士兵們的武器,表現了他們的英勇和堅毅。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戰爭場面,表現出了作者對戰爭的痛恨和反思,同時也表現了人們在戰爭中的英勇和堅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