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臥疾喜李少府見尋 / 作者:王昌齡 |
弱冠早登龍,今來喜再逢。
何知春月柳,猶憶歲寒松。
煙火臨寒食,笠歌達曙鐘。
喧喧斗雞道,行樂羨朋從。
|
|
寒食臥疾喜李少府見尋解釋:
《寒食臥疾喜李少府見尋》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寒食節病中臥床時,喜得李少府前來探望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弱冠早登龍,今來喜再逢。
何知春月柳,猶憶歲寒松。
煙火臨寒食,笠歌達曙鐘。
喧喧斗雞道,行樂羨朋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作者病中臥床的情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李少府的喜悅之情。首句“弱冠早登龍,今來喜再逢”表達了作者在年輕時就取得了較高的成就,而今得到李少府的再次相見,心情愉悅。接下來的兩句“何知春月柳,猶憶歲寒松”通過對春天的柳樹和冬天的松樹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李少府的深切思念之情。
下半部分的兩句“煙火臨寒食,笠歌達曙鐘”描繪了寒食節的景象,煙火升騰,笠歌聲傳達到黎明的鐘聲。這里寒食節象征著冷清和寂寞,而煙火和笠歌則帶來了一絲熱鬧和歡樂。最后兩句“喧喧斗雞道,行樂羨朋從”描繪了人們在寒食節期間的歡樂場景,人們在斗雞場上嬉戲玩樂,作者羨慕他們的快樂。
整首詩詞通過對作者病中喜得李少府探望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歡樂的向往。同時,通過對寒食節的描繪,詩詞中也融入了對季節變遷和人情冷暖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愛,給人以溫暖和愉悅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