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何困躬耕,且欲馳永路”是出自《王昌齡》創作的“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總共“16”句,當前“無何困躬耕,且欲馳永路”是出自第3句。
“無何困躬耕,且欲馳永路”解釋: 《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以及自己對仕途的向往。 具體到詩句“無何困躬耕,且欲馳永路”: - “無何”:表示無奈、無所作為的意思。 - “困躬耕”:指在田間勞作中感到困頓。這里可能是指陶太公(即陶淵明)雖然隱居田園,但生活并不輕松,甚至有些艱難。 - “且欲馳永路”:意思是想要追求長遠的道路或目標。“馳永路”可以理解為追求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整句的意思是說,無奈地在田間勞作感到困頓,卻仍然渴望追求更遠大的理想和道路。這反映了詩人對陶太公隱居生活的同情,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于仕途的向往和追求。 關于這首詩的故事背景,王昌齡當時可能是在鄭縣(今河南省鄧縣)住宿于陶淵明后裔的館舍中,并在此期間遇到了馮六元二兩位朋友。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通過贈詩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王昌齡作為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他的詩歌多以描寫邊疆風光、抒發愛國情懷以及對友人的深厚情誼為主。這首詩也不例外,它不僅體現了詩人對陶淵明隱居生活的感慨,也表達了他對仕途的向往和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中的“陶太公”并非指春秋時期的姜子牙(即呂尚),而是指東晉時期的著名詩人陶淵明。因為陶淵明曾隱居于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一帶,而鄭縣位于河南省鄧縣,兩地相距甚遠,所以這里的“陶太公館中”可能是指陶淵明后裔的住所或紀念地。
查看完整“無何困躬耕,且欲馳永路”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無何困躬耕,且欲馳永路 的上一句
下一句:無何困躬耕,且欲馳永路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