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緱氏尉沈興宗置酒南溪留贈 / 作者:王昌齡 |
林色與溪古,深篁引幽翠。
山尊在漁舟,棹月情已醉。
始窮清源口,壑絕人境異。
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陰地。
久之風榛寂,遠聞樵聲至。
海雁時獨飛,永然滄洲意。
古時青冥客,滅跡淪一尉。
吾子躊躇心,豈其紛埃事。
緱峰信所克,濟北余乃遂。
齊物意已會,息肩理猶未。
卷舒形性表,脫略賢哲議。
仲月期角巾,飯僧嵩陽寺。
|
|
緱氏尉沈興宗置酒南溪留贈解釋:
《緱氏尉沈興宗置酒南溪留贈》是唐代王昌齡所作的一首詩詞。詩歌的主題是山水間的清幽和友情的珍貴。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緱氏尉沈興宗斟酒,留贈于南溪。
林色與溪古,深篁引幽翠。
山中的景色和溪水的古老,密密的竹林引出幽翠。
山尊在漁舟,劃船時月亮已醉。
山中的僧侶在漁船上,劃船沐浴在醉人的月光下。
開始沒找到清水的源頭,只有峽谷中異境的人煙斷絕。
起初無法找到清泉的源頭,只有峽谷中與世隔絕的異境。
(“壑絕人境異”描述了地形險峻、難以通行,映照出詩中人物無意間探索出的幽靜之地。)
春天的泉水滴在懸崖上,新草拆開濃陰的土地。
春天的泉水滴在懸崖上,嫩草探出濃郁的土壤。
久而風也靜寂,遠處傳來樵者的歌聲。
陡峭之后風聲已然平息,遠處傳來樵夫的歌聲。
海雁經常獨自飛翔,寄托著永恒的滄洲之意。
海雁時常孤獨地飛翔,寄托著永遠的遼闊之情。
古時倦游遠方的客人,不再留下任何蹤跡,只淪為了一個尉官。
古代追求自由的旅人,消失無蹤,只淪為一個職位較低的官員。
我的朋友心中猶豫,焉能沉淪于塵埃之事。
我的朋友心中猶豫不決,怎能沉湎于世事之中。
緱峰的背信棄義是可憐的,但濟北的余乃是皆因此而成功。
緱峰失信令人可憐,而我因此在濟北取得成功。
萬物的意義已得到我心里的認知,但放下世俗的束縛尚未。
萬物的意義我已領悟,但仍需擺脫世俗的束縛。
卷舒形態展示,刻意摒棄那些賢哲們的議論。
展開收回形態,刻意摒棄那些賢哲們的議論。
二月時覺得我的做法有成就,與僧人在嵩陽寺共進午餐。
二月時覺得我的做法有成就,與僧人在嵩陽寺共進午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的清幽和朋友之間的情誼,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以山水為背景,描繪了山林幽靜、溪水古老的景色。詩人通過描述一個僧侶在漁船上劃船沐浴在月光下的畫面,表達了對友誼和自然的感慨和喜愛。然后,詩人以“久之風榛寂,遠聞樵聲至”來展示山中的寧靜和人們的愉悅。接著,詩人以一種海雁孤獨飛翔的景象,表達了對永恒的渴望和自由的向往。最后,詩人以自己的經歷和友誼的珍貴,與賢哲的議論和世俗束縛形成對比,表達了對樸素生活和真友的頌揚。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繪制了一幅山水田園般的景象,同時也傳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通過這些描寫,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美好的向往、對友誼的珍視以及對自由的追求。整首詩意境高遠,情感真摯,以簡練的筆墨描繪出了充滿詩意的景象,展示了王昌齡深厚的情感和對友誼的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