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史昭 / 作者:王昌齡 |
東林月未升,廓落星與漢。
是夕鴻始來,齋中起長嘆。
懷哉望南浦,眇然夜將半。
但有秋水聲,愁使心神亂。
握中何為贈,瑤草已衰散。
海鱗未化時,各在天一岸。
|
|
贈史昭解釋:
《贈史昭》中文譯文:
東林月未升,
東方的樹林中,月亮還沒有升起,
廓落星與漢。
星星散落在天空,如同水中的星宿。
是夕鴻始來,
這個夜晚,雁群剛剛飛來,
齋中起長嘆。
我在齋室中嘆息長久。
懷哉望南浦,
深情懷念南方的港口,
眇然夜將半。
眼神模糊,已經(jīng)接近夜晚的一半。
但有秋水聲,
只有秋水的聲音,
愁使心神亂。
憂傷讓我心神不寧。
握中何為贈,
我手里拿著的是什么送禮物,
瑤草已衰散。
瑤草已經(jīng)凋零消散。
海鱗未化時,
大海的魚鱗還沒有蛻變,
各在天一岸。
它們各自在不同的岸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寫給史昭的贈別詩,表達(dá)了詩人的離別之情和對友誼的思念之情。
詩中以月亮、星星和鴻雁等自然景物來描繪離別的情景,展現(xiàn)了詩人對離別的悲傷和思念之情。月亮未升、星星散落、鴻雁歸來等象征著時間的推移和人生的變遷,與詩人的情感相呼應(yīng)。詩人在齋室中嘆息長久,通過描寫內(nèi)心的痛苦和迷惘,表達(dá)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別離的痛楚之感。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寫海鱗變化和岸邊的景象,暗示了離別和相聚的兩種境遇。握中的贈禮已經(jīng)凋零散去,象征著離別之情已經(jīng)無法挽回。而海鱗未化,各在天一岸則昭示著相聚的希望和未來的美好。
整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心情,表達(dá)了詩人對友誼的深厚感情和對別離的痛苦之情。詩中的自然景物和象征意義的表達(dá)使得整首詩具有深厚的詩意和情感,從而給讀者帶來強(qiáng)烈的觸動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