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召書生,愿得論要害”是出自《王昌齡》創作的“宿灞上寄侍御玙弟”,總共“30”句,當前“安能召書生,愿得論要害”是出自第18句。
“安能召書生,愿得論要害”解釋: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時局的憂慮。 具體到您提到的詩句“安能召書生,愿得論要害”,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 “安能”:怎么能夠,表示一種無奈或不可能的態度。 - “召書生”:召喚文人學士。這里的“書生”指的是那些有學問、有能力的人,但在這里可能也隱含著對這些人的不信任或者認為他們無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思。 - “愿得論要害”:希望他們能夠討論國家的重要事務或關鍵問題。 整句詩的意思是說,詩人認為不能僅僅依靠文人學士來解決問題,而是希望能夠找到真正有能力的人來討論和處理國家的關鍵問題。這反映了王昌齡對當時政治狀況的擔憂以及對人才選拔機制的思考。 關于這首詩的故事背景,王昌齡在長安任職期間,曾因事被貶謫到嶺南。在這段時間里,他寫下了許多寄給朋友的詩作,《宿灞上寄侍御玙弟》就是其中之一。灞上是古代送別之地,在這里詩人表達了對友人侍御玙弟的思念之情,并借機抒發了自己對于國家大事和個人命運的感慨。 王昌齡在這首詩中不僅表達了對弟弟的思念,還流露出對時局的關注和憂慮,體現了他作為一個文人的社會責任感。
查看完整“安能召書生,愿得論要害”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安能召書生,愿得論要害 的上一句
下一句:安能召書生,愿得論要害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