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驅豎子摘蒼耳(即卷耳) / 作者:杜甫 |
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猶劇。
畦丁告勞苦,無以供日夕。
蓬莠獨不焦,野蔬暗泉石。
卷耳況療風,童兒且時摘。
侵星驅之去,爛熳任遠適。
放筐亭午際,洗剝相蒙冪。
登床半生熟,下箸還小益。
加點瓜薤間,依稀橘奴跡。
亂世誅求急,黎民糠籺窄。
飽食復何心,荒哉膏粱客。
富家廚肉臭,戰地骸骨白。
寄語惡少年,黃金且休擲。
|
|
驅豎子摘蒼耳(即卷耳)解釋:
《驅豎子摘蒼耳》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他們靠種植卷耳這種野菜來維持生計。詩人通過描寫他們的艱辛生活,表達了對亂世的不滿和對社會不公的批判。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猶劇。
畦丁告勞苦,無以供日夕。
蓬莠獨不焦,野蔬暗泉石。
卷耳況療風,童兒且時摘。
侵星驅之去,爛熳任遠適。
放筐亭午際,洗剝相蒙冪。
登床半生熟,下箸還小益。
加點瓜薤間,依稀橘奴跡。
亂世誅求急,黎民糠籺窄。
飽食復何心,荒哉膏粱客。
富家廚肉臭,戰地骸骨白。
寄語惡少年,黃金且休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農民家庭為背景,描繪了他們艱辛的生活和對社會不公的不滿。詩人通過描寫農民種植卷耳這種野菜來維持生計的情景,表達了對亂世的不滿和對社會不公的批判。
詩中的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猶劇,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瘴氣的彌漫,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畦丁告勞苦,無以供日夕,表達了農民的辛苦和生活的困難。蓬莠獨不焦,野蔬暗泉石,描述了卷耳這種野菜的生長環境,以及農民靠采摘野菜來維持生計的情景。
詩人通過描寫農民摘采卷耳的過程,表達了對亂世的不滿和對社會不公的批判。詩中的侵星驅之去,爛熳任遠適,放筐亭午際,洗剝相蒙冪,登床半生熟,下箸還小益,加點瓜薤間,依稀橘奴跡等描寫了農民摘采卷耳的細節,展現了他們艱辛的勞動和對生活的渴望。
最后幾句寄語惡少年,黃金且休擲,表達了詩人對社會不公和浪費的批判,呼吁人們珍惜資源,關注社會弱勢群體。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農民的艱辛生活和對社會不公的不滿,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批判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