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溪玩月(一作王維詩) / 作者:王昌齡 |
月從斷山口,遙吐柴門端。
萬木分空霽,流陰中夜攢。
光連虛象白,氣與風露寒。
谷靜秋泉響,巖深青靄殘。
澄清入幽夢,破影抱空巒。
恍惚琴窗里,松溪曉思難。
|
|
東溪玩月(一作王維詩)解釋:
《東溪玩月(一作王維詩)》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月亮從破口處升起,望遠方吐出朦朧的光輝。
萬物被夜空中的清晰無阻的光線分開,
夜空中的陰影聚集。光芒連接虛幻的景象,
空氣和風露都變得寒冷。山谷靜謐,秋泉潺潺作響,
山巖深處青色的靄氣逐漸消散。
清澈的月光仿佛進入了幽深的夢境中,
破碎的影子環繞著空靈的山峰。
若有所思的琴音從窗戶傳來,
松樹和溪水在黎明時分難以抗拒的思慮中蘇醒。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欣賞月亮的場景。詩人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月亮的神秘和美麗。月亮從山口升起,灑下柔和的光輝,照亮了夜空和大地上的一切。詩人用“萬木分空霽,流陰中夜攢”來描述月亮的光芒穿過樹木、遮蔽了夜空中的陰影,形成了獨特的景象。詩人還通過描繪對月光的細膩觀察來展示他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生活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夜晚觀賞月亮的景色,給人以靜謐、寧靜的感覺。詩人通過對月亮的描寫和對自然景色的觀察,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多樣的意象,如“虛象白”、“風露寒”、“秋泉響”等,使詩詞更加生動和富有感情。整首詩以描寫夜晚的月光為主題,通過凝練的語言和藝術的表現手法,給人以美好的感受和對生活的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