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行遠修水筒(引水筒) / 作者:杜甫 |
汝性不茹葷,清靜仆夫內。
秉心識本源,于事少滯礙。
云端水筒坼,林表山石碎。
觸熱藉子修,通流與廚會。
往來四十里,荒險崖谷大。
日曛驚未餐,貌赤愧相對。
浮瓜供老病,裂餅嘗所愛。
于斯答恭謹,足以殊殿最。
詎要方士符,何假將軍蓋。
行諸直如筆,用意崎嶇外。
|
|
信行遠修水筒(引水筒)解釋:
《信行遠修水筒(引水筒)》
你的性情不以葷腥為食,清靜地待在仆人內。
心中懷抱著天地根源的認識,少有困礙和妨礙。
云端上的水筒破了,樹林和山石都破碎了。
碰到火熱就用來敷修身,通過聯系水流和廚房來滿足需求。
往來四十里,荒涼險峻的崖谷很大。
日暮驚覺還未進餐,臉色紅潤相對愧愧。
漂浮的果子供給年老與疾病,破裂的餅干嘗到心愛的味道。
以這樣的態度答復恭敬,足以超越殿殿之上。
何必要符咒方士的標記,將軍什么大帳篷?
行走像一支揮動的筆,意義在崎嶇坎坷之外。
《信行遠修水筒(引水筒)》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該詩以一種修行的心境,表達了詩人對苦行的態度和信仰的堅持。詩中的水筒是杜甫修行的象征,象征著他心中追求的道路和生活的意義。詩人形容自己的性格清靜,不以葷腥為食,將自己比作內外兩個世界的仆人。他深知一切事物的本源,對于瑣碎的事物不感滯礙。詩人將自己的修行比作破裂的水筒,在云端中坼裂,山石碎裂,但他不以為意。他在修身時使用水筒來敷,與水流和廚房聯系,滿足生活的需求。詩中的四十里是指詩人往來的路程,險峻的崖谷意味著他修行的困難。詩人形容自己日暮仍未進餐,臉色紅潤相對愧愧,意味著他修行的艱辛和自我約束。最后,詩人表示即使沒有符咒和將軍的帳篷,他的修行也足以超越殿殿之上,行走的足跡就像一支揮動的筆,意義在崎嶇坎坷之外。整首詩深邃含蓄,抒發了詩人對于修身修行的堅持和對于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