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意 / 作者:王昌齡 |
桃花四面發(fā),桃葉一枝開。
欲暮黃鸝囀,傷心玉鏡臺。
清箏向明月,半夜春風(fēng)來。
|
|
古意解釋:
《古意》
桃花四面發(fā),
桃葉一枝開。
欲暮黃鸝囀,
傷心玉鏡臺。
清箏向明月,
半夜春風(fēng)來。
詩詞的中文譯文:
桃花四面綻放,
只有一枝桃葉開放。
黃昏時分黃鸝鳴叫,
傷心的是那玉鏡臺。
清澈的箏聲伴著明月,
半夜里吹來了春風(fēng)。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通過桃花和桃葉的綻放、黃鸝的鳴叫、玉鏡臺的傷心以及夜晚的箏聲和春風(fēng)等元素,表達(dá)了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慨之情。詩中雖然只有幾句簡單的描述,卻能夠勾勒出美麗而憂傷的畫面,給人以唯美的感受。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刻畫了春天的景象,表達(dá)了作者的情感。桃花四面綻放,形容了春天的蓬勃生機(jī);桃葉一枝開,突出了生機(jī)的寥寥無幾。黃鸝囀鳴,夜晚的寂靜中出現(xiàn)了動人的聲音,象征著春天的到來。玉鏡臺傷心,是對逝去的歲月和美好時光的懷念。清箏與明月相伴,表達(dá)了詩人通過音樂的方式與自然相融合,獲得心靈的寧靜。半夜的春風(fēng)吹來,給整個詩篇平添了愉悅和愜意的氛圍。
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yuǎn)。作者通過寥寥數(shù)語描繪出春天的美景,讓人在閱讀中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恢宏。詩歌充滿著對生活的喜愛和熱愛,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