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華陰 / 作者:王昌齡 |
云起太華山,云山互明滅。
東峰始含景,了了見松雪。
羈人感幽棲,窅映轉奇絕。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輟。
信宿百馀里,出關玩新月。
何意昨來心,遇物遂遷別。
人生屢如此,何以肆愉悅。
|
|
過華陰解釋:
《過華陰》
云起太華山,
云山互明滅。
東峰始含景,
了了見松雪。
羈人感幽棲,
窅映轉奇絕。
欣然忘所疲,
永望吟不輟。
信宿百馀里,
出關玩新月。
何意昨來心,
遇物遂遷別。
人生屢如此,
何以肆愉悅。
中文譯文:
云起太華山,
云山互相明滅。
東峰初顯景象,
清楚可見松樹的雪。
我這寄居異鄉的人,
在這幽靜之處感到無限安放。
幽靜的景色漸漸變得奇特絕倫,
我欣然忘卻了身上的疲憊,
永遠向往并且不停地吟唱。
過了一夜又一夜,
離開邊關玩賞著新月。
我曾經有急迫的心情,
但在見到這美景后心情卻改變了。
人生常常有這樣的情況,
為何不能放肆地享受愉悅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華陰山上的游歷之景。詩人通過描繪華山云起、山光交替的景色,表達了自己在異鄉所感受到的寧靜與安放。詩人深深地被華山的景色所吸引,他欣然忘卻了身上的疲憊,并且永遠向往,不停地吟唱。盡管詩人百馀里外過了一夜,乘著新月離開了邊關,但他的心情已經改變了。詩人通過描述這一過程,表達了對人生常常變幻莫測的態度,以及對可以肆意享受愉悅的渴望。整篇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以描繪詩人自身的心境和思考,體現了唐代詩人獨具的情感表達能力和對自然的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