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望/出塞行 / 作者:王昌齡 |
白花原頭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
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
|
|
旅望/出塞行解釋:
《旅望/出塞行》
白花原頭望京師,
黃河水流無盡時。
窮秋曠野行人絕,
馬首東來知是誰。
中文譯文:
站在白花遍地的原野上,眺望遙遠的京城,
黃河水永無止境地流淌。
在這寒冷的秋天里,荒涼的曠野中寥寥無幾的行人已經不見,
我不知道從東方駛來的馬上面是誰。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在邊塞行軍的時候所見所感。作者站在原野上,望著遠方的京城,心中充滿了思鄉之情。黃河水流淌無盡,象征著時間的流逝,與人的離別和歲月的變遷相呼應。在荒涼的秋天里,行人稀少,表現出戰亂的景象和邊塞的荒涼,同時也凸顯了作者的孤寂和無助。最后,作者看見了從東方駛來的馬,不知道上面坐著的是誰,引發了讀者的遐想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和對戰亂邊塞的凄苦境遇的思考。通過描寫白花的原野、黃河的無盡流轉、荒涼的秋天以及孤寂無依的行人和馬首,刻畫出了邊塞的凄涼景象和作者內心的苦痛。整個詩意深沉而含蓄,給人以思索和反思。通過描繪邊塞的景象和表達作者的內心感受,表現了戰亂時期普通人的苦難和對家園的留戀之情,以及對命運和未來的迷茫和困惑。同時,詩中的意象和語言都非常精練,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首詩展現了王昌齡獨特的才華和敏感的心靈,是唐代邊塞詩的佳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