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出自哪一首詩以及相關(guān)介紹 |
“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是出自《李煜》創(chuàng)作的“烏夜啼”,總共“5”句,當前“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是出自第2句。
“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解釋: 《烏夜啼》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詞。這首詞主要表達了他在亡國后的孤獨、憂郁以及對往昔美好生活的懷念之情。 具體到您提到的兩句:“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 “燭殘”:蠟燭即將燃盡。“殘”字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 - “漏斷”:古代計時工具“漏壺”的水已經(jīng)流干,意味著深夜或黎明。這里用來形容夜深人靜之時。 - “頻欹枕”:“頻”,頻繁;“欹枕”,斜靠枕頭。整句意思是說,因為思緒萬千,李煜常常在深夜里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只能頻繁地變換著睡姿。 - “起坐不能平”:指他無法平靜地躺下或坐著,內(nèi)心充滿了焦慮和不安。 這兩句話描繪了李煜在亡國后夜深人靜時的孤獨與憂愁。他因思念故國、憂慮未來而難以安眠,頻繁地變換著睡姿,甚至起身走動也無法平復(fù)內(nèi)心的波瀾。這反映了他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恐懼。 整體來看,《烏夜啼》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和生動的場景刻畫,展現(xiàn)了李煜在亡國后的復(fù)雜情感狀態(tài),是其后期詞作中極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的作品之一。
查看完整“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相關(guān)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的上一句
下一句: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