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輔國貶施州刺史) / 作者:杜甫 |
廊廟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無此流。
金鐘大鏞在東序,冰壺玉衡懸清秋。
自從相遇感多病,三歲為客寬邊愁。
堯有四岳明至理,漢二千石真分憂。
幾度寄書白鹽北,苦寒贈我青羔裘。
霜雪回光避錦袖,龍蛇動篋蟠銀鉤。
紫衣使者辭復命,再拜故人謝佳政。
將老已失子孫憂,后來況接才華盛。
|
|
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輔國貶施州刺史)解釋:
詩詞《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輔國貶施州刺史)》是杜甫在唐代創作的,寫了李輔國被貶施州刺史后,裴冕以禮物寄送助長紀念的情感。以下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去給裴施州的禮物,
如今找不到同樣的了。
金鐘大鏞擺在東序,
冰壺玉衡掛在清秋。
自從相遇感到多病,
三年來我作客寬邊邊境心中愁。
堯堆有四座山明智慧道理,
漢朝有二千石官員真正分憂。
幾次寄書到白鹽城,
苦寒中我送給你一件青羔裘。
霜雪互相照映避開錦袖,
龍蛇在箱子里翻滾著銀魚鉤。
紫衣使者辭去使命回頭,
我再次向老朋友鞠躬感謝睿智的治政。
我都將要老去已經失去了子孫的擔憂,
后來的人將承接你卓越的才華盛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了杜甫對裴冕的送別和紀念之情。裴冕因被貶施州刺史而離開,這使杜甫無法再找到同樣的人物。開頭描述了送給裴施州的禮物,金鐘大鏞和冰壺玉衡,表達了對他的贊賞和懷念。接著,杜甫表達了自己與裴冕的相遇對他的影響,并將自己在西北邊境的生活感受和憂慮傳達給了裴冕。他提到了堯時四座山明智慧道理,漢時二千石官員真正分憂,表達了對裴冕聰明才智和為官責任感的贊賞。杜甫表示多次寄書給裴冕,以白鹽城為信件的目的地,送給他一件青羔裘來表達友誼。最后,杜甫預言自己已經老去,失去了對子孫的擔憂,但相信后來的人將繼承裴冕的才華盛名。整首詩抒發了杜甫對裴冕的懷念、感謝和贊美,也體現了對人生和時代的思考和展望。
|
|